堂區議會
主席:關傑棠神父
會長:李錦民
副會長:周佩嫻、趙榮光
秘書:歐萃靈
財政:黃麗琪
總務:陳滿棠
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後,教會鼓勵教友參與堂區工作,建議成立堂區議會。現在聖母堂堂區議會是按照教區於一九九四年發放的堂區議會指引而組成。主席由本堂神父出任,會長及幹事由善會或教友提名,由議會內各善會代表選出。會長須出席或委派代表出席總鐸區會議及教友總會會議。
禮儀小組
主席: 關傑棠神父
組長: 張春儀
秘書: 李錦民
組員: 陳小慧
禮儀小組由各個禮儀有關的善會 ( 即聖言宣讀會、送聖體員會、輔祭會、聖詠團和接待組 ) 派出代表組成。每兩個月召開一次會議,檢討和策劃禮儀活動,亦在各大瞻禮中協調,以期感恩祭及活動順利完成。
聖達濟斯輔祭會
會長:盧展宏
副會長:蘇嘉瑋
秘書:梁浚林
財政:林灝良
聯絡:龍紹祺
你們知不知道每個星期的主日感恩祭中,和擔當耶穌的主祭神父一起在祭台上,幫助神司順利和有效地舉行耶穌建立的七件聖事之一的聖體聖事究竟是誰呢?相信大家都知道便是我們輔祭了。
普通的教友都認為我們輔祭只是在祭台上協助進行禮儀而已,但是事實並非如此,輔祭也會和其他教友一樣,藉著靈性上和天主的接近,學習耶穌受主愛人的精神。
我們希望比較年輕的小教友能夠加入我們輔祭會,從小就學習耶穌的基督的精神,同時幫助他走上由小孩長大成人的道路,令他成為一位有修養品德兼備的有為教友。
除了彌撒上的服務外,我們也會舉辦不同類形的活動,在七八月的暑假中,我們有越宿宿營活動,在營地中互動娛樂,認識團體生活,互相了解。夏天過去了,我們有秋季活動,到大自然去,與天主的自然環境親近接觸,去欣賞天父的創造物的美麗。
我們在此呼籲十一歲或以上的年輕教友加入我們輔祭的大家庭。
聖言宣讀會
會長:吳愛蘭
副會長:羅燕冰
秘書:李惠心
財務:朱麗娟
總務:譚秀萍
讓我們借用聖言宣讀會的主保聖人之 – 聖保祿宗徒– 曾說過的:「我們是在瓦器中存有這寶貝,為彰顯那卓著的力量是屬於天主,並非出於我們。」 (格後 4:7) 作為聖保祿的後人,我們讀經員也是瓦器吧!我們有著各種人性的軟弱和欠缺,但寬宏美善的天主卻偏偏揀選並派遣我們在感恩祭中履行一個有如寶貝般珍貴的職務。「除了我的軟弱外,我沒有可誇耀的。」 (格後 12:5) 要誇耀的就只有天主在過去多年來在我們這個如瓦器般的善會上所彰顯的力量。
就讓我們向這位自稱為「福音的僕役」 (哥 1:23) 的偉大宗徒學習他對主的赤誠和對自己宗徒職務的忠貞。更讓我們向教會最偉大的聖人– 堂區的主保 – 聖母瑪利亞– 學習她的謙遜和對主徹底的信賴與服從,也學習她對聖言的不離不棄。由聖言在她腹中成了血肉的一刻開始,直到她在十字架下懷抱聖屍,繼而忠誠地實踐愛子的遺願,以祈禱扶助了正在出生的教會,並在她離開麈世而蒙召升天後,以人類慈母的身份繼續為我們轉禱,為使我們獲取永生的真福。
我們全體會員也竭力做個表裡 一 致、名符其實的聖言忠僕,以言以行宣講福音,不要成為聖保祿宗徒口中的「超等宗徒」 (格後 11:5) 或「假宗徒」 (格後 11:13) 。亦盼望聖母護佑下的堂區內各信友,在基督的奧體內,按天主白白給予我們各人的聖寵和恩賜而善盡己職,那管是說預言、服務、教導、勸勉、施與、監督或行慈善。 (羅 12:5-8)
主佑我們!
送聖體員會
會長:陳世強 SK
副會長:錢子峰 David
秘書:歐萃靈 Priscilla
財務:陳鳳瓊 Margaret
康樂:周美妍 Sandy,周芸菁 Agnes
送聖體員服務始於1982年。直至1985年由梁達材神父將送聖體員成立為一個團體,並擬訂會章,廣收會員。
主要工作:
- 在彌撒中協助神父分送聖體、聖血。
- 為年老或患病而不方便到聖堂之教友、及為留院之教友分送聖體。
- 協助籌辦堂區的各項活動。
甄選、培育及委任:由本堂神父甄選,並接受由教區禮委會舉辦之有關培訓課程,再由主教委任。
例會時間:逢雙月第一個星期五晚上八時。
會員情況:現有會員40人。
花地瑪聖母聖詠團
會長:鍾明崇
副會長:潘懿文
財政:陳麗兒
神修:葉綺文
聯絡:江浚盈
康樂:陳綺薇/何偉才
在紅磡聖母堂服務35年,於主日早上11時彌撒帶領教友唱頌詩歌讚美天主。多年來與堂區一起協辦多項活動,如:聖誕報佳音、子夜彌撒前獻唱、綜合晚會,善會研習、堂區生活營、避靜等。
我們歡迎8歲或以上之教友或慕道者加入我們的大家庭。
聖女則濟利亞青年聖詠團
團長:胡鎧淇
副團長:劉日強
財務:簡美美
秘書:曾慧文
總務:鄭美娟
本團以音樂主保聖女則濟利亞為本團主保。本會宗旨是負責感恩祭及禮儀聚會 中帶領教友歌詠祈禱及頌讚。本團每星期是負責主日早上九時半彌撒,隨後大多數會在會議室練習下星期詠唱的彌撒歌曲。
本團除在禮儀中擔當歌詠外,我們亦會協助堂區推行活動及福傳工作。我們每年亦舉辦避靜、朝聖、報佳音、遠足或聚餐,務求各團員能在身心及靈修上得到均衡的滋長。
入會資格:凡年滿十五歲或以上而有興趣歌唱及協助堂區工作的教友,經試音合格後均可參加!
聖母領報聖詠團
團長:黃卓悅
副團長:吳冠海
總務:李敏瑩
聖母領報聖詠團於2017年成立,於星期六晚上七時的提前彌撒以歌聲帶領教友同聲頌主。
歌詠是雙倍的祈禱,我們歡迎有興趣的兄弟姊妹加入聖詠團,請填妥下列網上申請表,將會有專人聯絡你安排試音。竭誠期待你的加入,一同以歌聲事奉上主!
入團申請表: https://form.jotform.com/ericmusic/choir
想了解我們多些,歡迎查看我們的網址:
https://band.us/@annunciation
樂器小組
團長:
副團長:
樂器小組成立於1997年,由一班愛好音樂的教友組成。旨在透過排練合作,提供樂器合奏機會,並服務堂區。樂器小組由弦樂、管樂及銅管樂組成,現有成員16名,部份來自其他堂區。小組成員每月聚會一次,排練音樂。演奏之音樂非純宗教性,也有古典音樂及流行音樂。組員於泰澤祈禱會、聖誕子夜、彌撒及其他特別活動中獻奏,以音樂讚美天主。
聖若瑟會
會長:黃靜
副會長:郭錦娥、陳玉如
秘書:
財務:
靈修:
總務:
聖若瑟會與堂區共渡50週年
陳玉如
聖若瑟會已經成立了49年 ,是由當時的堂區主任司鐸杜志明神父所成立。聖若瑟會的主要工作是在堂區去世教友的殯葬禮儀中,誦唸玫瑰經和煉獄禱文,藉以表達對亡者及親友的關懷,亦希望能將基督的 訊息 傳給未信主的親友,讓他們知道:「信從我的,即使死了,仍要活着,凡活着而信從我的人,必永遠不死。」(若 11 :25 )除了為亡者祈禱唸經外,本會亦會定期探訪年長病弱的教友。70-80年代若瑟會的會員還會在大瞻禮前幫忙清潔聖堂呢!
現在本會在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三早上九時開會。49年來本會的會員人數都保持大約60–70人,每次出席會議的都有30多人。當本會財政累積到2萬元以上時,就會捐助有需要的慈善機構,或急需救助的人。最近10年本會共捐出超過11萬港元,有15個團體受惠。多謝堂區歷任主任司鐸神父和蘇修女的帶領,聖若瑟會定會繼續盡心為堂區服務,將基督的福音傳揚開去,主佑大家!
樂眾社
會長:譚麗華
副會長:梁潔瑩
財政:鍾惠珍
總務:熊耀駒
樂眾社成立於一九八三年復活節,由熊秀霞姊妹創會。樂眾社是堂區內一個屬於長者的善會,會員大部份年齡在七十歲或以上,小部份較年青的兄弟姊妹,共同分擔會務,探訪和聯絡的工作。
現任會長是鄭慧文,神師是馬偉良神父。本會每月第三個星期六早上聚會,聚會地點是在三樓會議室,內容包括祈禱、聖經和生活分享及茶會等。每季為會員舉行生日會,每半年舉行朝聖活動。此外,堂區每年兩次為長者舉辦傅油及聯歡聚餐,均由樂眾社、聖若瑟會及聖雲先會聯合舉辦的。
聖雲先會
會長:周佩嫻
內務副會長:高柏華
外務副會長:李寶松
秘書:劉子灝
司庫:趙淑德
助理司庫:郭偉忠
總務:何慧敏、周敏芝、謝政憲
『因為我餓了,你們給了我吃的;我渴了,你們給了我喝的;我作客,你們收留了我; 我赤身露體,你們給了我穿的;我患病,你們看顧了我;我在監裏,你們來探望了我。 那時,義人回答衪說:主啊 ! 我們什麼時候見了你饑餓而供養了你,或口渴而給了你喝的 ? 我們什麼時候見了你作客,而收留了你, 或赤身露體而給了你穿的 ? 我們什麼時候見了你患病,或在監裏而來探望過你 ? 君王便回答他門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 』( 瑪竇福音 第二十五章 35-40 節)
聖雲先會的宗旨為 『 勤修愛德 』 ,會員竭力實踐仁愛精神之餘,並謹慎個人的言行舉止,力求謙遜,尤著重會員間之友愛和諧。
我們主要 的 工作是探訪窮人 ── 不分種族與信仰 ── 一視同仁地扶助受助者,解決生活困難,例如:資助貧童的教育費,補貼貧窮人的醫藥費用,並以聖經話語加以鼓勵及勸勉,使他們能夠振作自立。
『我若能說人間的語言,和能說天使的語言, 但我若沒有愛,我就成了個發聲的鑼,或發響的鈸。我若有先知之恩,又明白一切奧秘和各種知識;我若有全備的信心,甚至能移山,但我若沒有愛,我什麼也不算。我若把我所有的財產全施捨了,我若捨身投火被焚;但我若沒有愛,為我毫無益處。』( 格林多前書 第十三章 1-3 節 )
在過去,現在及將來的日子,我們會繼續以行動去見證上主的慈愛,願在人的眼中,以我們的愛德工作去榮耀主,願榮耀歸於天主!
插花小組
團長:
副團長:
插花組成員共七人,分別負責不同項目。
聖洗池及祭壇前花飾由張麗萍, Doodo o ,蘇美華, Maggie 和何淑貞輪流負責,聖母花,聖像前及祖先角則由 Sylina 及芳姐負責。一向慣例是逢週五及週六換花,風雨不改。
插花款式變化很多,但選材用色皆儘量配合教會禮儀和中國習俗上的節令,例如在四旬期間不會供奉花式。
鮮花擺設不可缺水,應常保持花泥濕潤,請教友幫忙注意,酌量添水。插花作品充滿着作者對天主的虔敬。枝葉之間,花了不少心血,希望會眾愛護並專重作品的完整性,切勿擅自移動,更改或加插花葉。
天主造萬物,一草一木皆恩賜,所以插花創作中紅花綠葉並用,互相輝映,即使乾枝枯藤,也有其角色,好比社會上各式人等及生命中境遇變化,或高或低,或明或暗,在讓我們領受神恩豐盛奇妙。
善別小組
會長: 屈鳳貞
副會長: 何國標
秘書: 米仲深
財政: 李煥棣
總務: 李月卿
紅磡聖母堂善別小組於 二零零七年七月廿七日 正式成立,現有會員廿四人。全體會員皆是以平信徒的身份,為已亡的信友代禱及安排殯葬事宜;並把他們託付給天父;給予亡者的親友屬靈上的關懷及支援。
善別小組的工作是代表堂區送別亡者,陪伴、關懷及安慰亡者的家屬。協助神父為亡者舉行殯葬禮。並在有需要時為亡者主持殯葬禮儀。
「善別」是實踐在信德內的共融,以愛德所做最微小的行動,宣示永生的希望,透過善別服務,達成其牧民及福傳的新使命,滿全基督徒的責任,需要你的積極參與支持。
依據教區規條,各善別成員不可私自為其他已亡教友提供任何殯葬禮儀服務。必須由已亡教友至親家屬親與堂區秘書聯絡申請,並獲堂區主任司鐸答允後,秘書處以書面發出通知方可執行。
聖母軍成支信德之母
團長:林德儀
副團長:陳佩瑜
秘書:空缺
會計:黃紹雄
你對聖母軍的認識有多少?
聽其名,聖母軍是一支軍隊,而聖母瑪利亞是軍隊的將領。像天主教徒 (Catholics) 一樣,聖母軍是個眾數,各個團員不是各自為政,而是互相支持。祈禱、研讀聖書、工作是聖母軍的基礎,這跟很多修會的靈修方法相同,三者是互相協調,缺一不可。週會中團員會一齊唸經 ( 包括玫瑰經 ) 、讀聖書,在會中分享對聖言的感想。 工作性質非常多樣化,有福傳性(如街頭接觸)、堂區服務(如探訪教友、醫院牧靈,管理聖物部)、教區服務(如傳教節)等等。聖母軍着重培育,所以不用害怕不懂得怎樣去工作,應從工作中活出信仰,在工作中體會天主的臨在。
耶穌說:「你們來看看罷!」(若 1:39)歡迎大家!
註:開會時間:星期六下午五時正
信和光工作小組
團體協調員:竇潔甜
團體司庫:竇潔甜
團體秘書:馮加明、馮意方
聯絡員:陳月有、陳妙嫦
顧問:梁麗容
神師:馮瑞儀修女
一九八一年七月,香港信和光第一次在紅磡聖母堂嘗試成立。大約有十位堂區智障人士,他們的家人及一些青年參與,活動主要是每月一次的主日聚會,其中有彌撒、祈禱、分享、茶點和遊戲,亦有組織户外活動,如旅行、朝聖等。半年後,大家都同意繼續,於是信和光便正式在香港成立。現在信和光在全球六個洲 77 個地區總共有 1470 個團體,香港亦有三個,分別在紅磡聖母堂、跑馬地聖瑪加利大堂和柴灣海星堂。
如各家長,朋友或青年人願意參與信和光組織,可聯絡聖母堂信和光團體。
堂家組
團長:雷秋紅(Susan)
副團長:黃麗娟(Rosa)、蘇平純(Cecilia)
“屋由磚石砌,家以‘愛’建成。”
<堂家組>的成立是希望可以喚起大家對信仰與家庭的反思,對身邊的人和事不要視為理所當然。婚姻生活是由兩颗熾熱的心開始,但隨着緊密的生活節奏,日益繁重的生活擔子,熾熱的心慢慢降溫轉冷。今天讓我們互相提醒,以“愛”滋潤枯燥乏味的生活,重新認識身邊的人和用心欣賞身邊的事,用心用“愛”砌出比磚石更穩固的家。
接待組
組長: 甘妙玲
副組長: 李月卿
秘書: 曾敏冰
[ 接待組 ] 是聖母堂其中一個服務小組。開始的時候大家可能不習慣,亦不理解我們為甚麽要在禮儀進行時不淮大家盡快進堂,又留起大門旁的座位給遲來的教友 …… 其實這一切都是希望可以令守時的教友在一個寧靜的環境下專心參與彌撒,另一方面可確保彌撒在莊嚴的氣氛下進行。 協助有需要的教友安排座位,可以令大家盡快投入彌撒,感受到回到堂區的歸屬感。堂區就像一個大家庭,父母不會拒絕遲歸家的孩子,但愛父母的孩子是否可以不待飯菜涼了才回家呢?
福傳及培育組
會長:米耀生
副會長:黃静
秘書:羅燕冰
成立於二零零七年,其宗旨是協助神父推動福傳事工,包括舉辦講座、製作聖經金句的宣傳海報,朝聖活動等,總之是與福傳有關的活動,旨在使更多人認識天主。其次是推動及鼓勵教友積極參與堂區的福傳活動,以及協助神父推行靈修及信仰培育的工作。福傳組每兩個月開會一次,商議組織各項福傳福工作或作跟進及檢討已進行之福傳活動。
主日學
校長: 郭佩蓮
副校長: 張麗萍
秘書: 邵寶貞
財政: 米仲深
總務: 馮惠娟、戴淑茵
傳道員
主席: 甘煥民
傳道員: 史美融
傳道員的服務,其實早在建堂之初已經存在,只不過當時導師人數較少,又各自為政,尚未正式成立為一個團體。
直到約一九八六年間,曾偉雄神父認為如此下去,猶如一盆散沙,便主張必須成立為一個團體,互相聯繫,合作交流,共同策劃及推展堂區福傳事工。
本會的宗旨:實踐基督徒傳揚福音的使命,與慕道者同行,認識真理,加入教會的大家庭。
入會資格:必須接受由教理中心舉辦之「兩年制教理講授訓練課程」或曾研讀聖經神學同等資歷的男女教友。
主要工作:主持「成人慕道班」,向有意認識基督信仰的人講解教理,並鼓勵教友參與「再慕道」,深化信仰。
目前傳道員共有十一人(連蘇修女在內),希望教友能夠踴躍加入,使整個團體充滿生機,藉著主的助佑,繼續茁壯成長。
信仰小團體核心組
會長:黃劭榮
副會長:何慧儀
秘書:施筱玉
財政:李寶松
總務:譚麗華、劉麗娟
靈修及康樂:譚大德
【信仰小團體】 - 又稱為 基層教會團體 或 基層基督徒團體 (基基團)
特質/宗旨:
• 以基督為中心
• 以聖言、聖事、祈禱為滋養
• 為福音服務
• 真正的團體生活 - 分享生活、彼此關心、互相扶持、定期聚會
• 基層的特質 - 團員共同參與、共同決定、也共負責任
簡介:
• 1977年 - 本堂第一組基基團成立
• 1996年 - 1月11日信仰小團體核心組成立(負責聯繫及推廣工作)
• 2017年 - 本堂有19組恆常聚會的基基團
• 未來 - 協助成立新基基團 (藉團體生活持續培育信仰,與主建立更深的關係)
本團每年有兩次全體組員大組會議,每年活動安排包括-靈修、退省、講座、朝聖、交流、靈的聚會及聖母家訪等,鼓勵各團員積極參與,為信仰紮根。歡迎新領洗教友及再慕道者成立新團或入組其他基基團。如需要詳細資料,可與核心組組員查詢,或致電秘書處(電話:27640101),會盡快回覆和提供協助。
信仰小團體核心組:
負責聯繫及推廣工作,以每一組基基團為單位,設有幹事會,核心成員經選舉投票選出。凡紅磡聖母堂內成立的基基團,均可加入。現時幹事會共十九人。幹事會獲大會授權籌劃活動及資源運用。
堂區通訊組
顧名思義,堂區通訊組的服務是將堂區的訊息展示給教友,增強堂區生活的透明度,即是堂區和教友之間的媒介和橋樑。
堂區通訊組是一個工作小組,其架構和其它的善會有些不同,組內沒有組長或幹事會之設,亦沒有例會,有需要時才召開工作會議。
堂區通訊組的工作範圍包括編輯、製版、打字和約稿等。如果教友對訊息媒介工作經驗或有興趣的話,可以向堂區秘書查詢,堂區通訊組非常渴求這方面的人才,急切需要有新血加入。
堂區財務小組
團長:
副團長:
在堂區內,財務小組絕對是一個講錢的小組, 2007年6月由馬偉良神父成立,在此之前,堂區的財政管理只由主任司鐸一人承擔,每月的財政報表則交由一位義務的會計覆核,這個模式用了二十年之久。 2007年,神父因應教區的指引,正式成立了堂區財務小組,成員由神父揀選,任期為兩年。
小組每兩個月舉行一次會議,每次都會安排在堂區議會前兩星期舉行,作用在於方便處理與堂區議會相關的事項,並能為堂區議會議事時提供相關指引。
財務小組的責任在於協助神父因應堂區財政狀況釐定策略,如決定向教區捐獻的金額、添置器材,或一般維修撥款等。財務小組的成員來自不同的職業背景, 包括律師、會計師、醫生、物流人員及行政人員。
現時堂區的財政狀況尚算健康,感謝天主的眷顧及堂區教友的支持,財務小組將繼續努力,承擔協助堂區處理財務的工作。
維修小組
團長:
副團長:
維修小組相信是堂區最年輕的功能小組,這裏指的當然不是成員的年齡,而是指小組的年資。於2008年9月成立,維修小組組員由神父邀請擔任,也有由組員引薦。小組成員大部份擁有建築及維修樓宇的經驗或是對堂區運作有所認識,目前成員中有在政府部門如屋宇署、房屋署等工作也有對裝修工程及設計有經驗的非成員協助。
維修小組沒有固定的開會時間,有需要時便馬上召集組員商討。目前處理的工作分為兩個部份。 一) 因應堂區發展需要而提供協助,正在籌備當中的加建升降機設施便由小組負責跟進。 二) 為堂區評核及跟進維修工程,剛完成的工作有維修水箱,目前處理的工程包括為聖堂禮堂進行翻新及處理五十週年的堂區大型維修事宜;這方面,教區的建築委員會也為我們提供了相當多的協助。
堂區維修的工作是無間斷的,維修小組成員很樂意盡一分力,亦非常鼓勵堂區教友給予意見。教友如對堂區設施有任何意見或垂詢,可聯絡我們 contact@stmary.org.hk 或與堂區秘書聯絡。
醫療小組
聯絡: 岑兄弟 (Joe Sham)
醫療小組在各台彌撒中當值服務:
(1) 當值座位是面向祭房前第一排坐位,會有標誌。
(2) 當值人員會向領經員及接待員示意和報到。
(3) 有需要協助教友,接待員會召喚在場的醫療小組成員。
(4) 輪椅和急救藥箱會放在座位前。
(5) 執行急救行動時,當值或在場醫療小組成員會配帶名咭(醫療小組)。
(6) 三個施行急救地點:(A) 祭衣房(前面教友),(B) 告解室(後面教友),(C) 明愛地下醫療室。
(7) 嚴重者召喚救護服務(消防)和通知家人。
(8) 處理過程和個人資料會記錄於記錄冊內,以便跟進。
以上是基本的做法和守則,詳情和專業的操守,指引會由各醫療小組成員持有。